近日,美国将对中国船只加征港口费一事有了新进展。据行业权威媒体《劳氏日报》援引消息人士透露,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被指定为执行和征收新港口费的代理机构。为方便费用收取,CBP将专门设立新的Pay.gov缴费平台,船东和运营商需通过该平台完成费用支付。
若未按规定缴纳,相关船只将被禁止靠港、卸货,面临货物运输禁令或被扣留,也无法获得港口通关许可,这无疑会对船只的正常运营造成极大阻碍。
消息人士进一步介绍,Pay.gov缴费平台具备便捷的支付功能,支持自动清算所直接从银行账户扣款,避免了现金或其他实物支付方式可能带来的繁琐与不便。在缴费过程中,船东和运营商需填写详细的表格,其中包含船舶识别信息、抵达港口、预计抵达日期,以及付款人信息和汇款项目等关键数据项,以确保费用征收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据知情航运消息人士透露,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被指定为执行和征收新港口费用的代理机构,若船只未能缴纳费用,将面临货物运输禁令或被扣留。
这是对美国贸易代表针对中国建造或拥有的船舶所提措施的最新澄清,该措施原定于10月14日实施,但目前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据悉,美国海关及边境保护局财务办公室正与美国财政部合作,在Pay.gov政府支付网站建立新的独立支付表格。由于可能欠缴金额较大,这些费用将与标准CBP用户费用和吨位税分开处理。
按照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现行框架,自今年10月起,中国公司拥有或运营的船只,每停靠美国港口每净吨收费50美元,到2028年将涨至140美元。例如,一艘10000标准箱的集装箱船(净吨位通常70000),费用三年内将从350万美元涨至980万美元。不过,为安抚非中国船东和运营商,仅在中国建造的船舶收费大幅降低,且抵达美国的油轮和干散货船大多可豁免。
新的港口费用支付表格支持自动清算所直接从银行账户扣款,包含船舶识别、抵达港口等数据项。若船舶未缴费,将被禁止货物作业或扣留离港许可。
目前,这些细节仍可能变化,华盛顿正推进港口税计划实施,但人们怀疑其可能被推迟或作为中美贸易协议谈判内容被搁置。业内观察人士警告,新费用会增加中美船舶运营和物流成本,给贸易造成压力,还带来合同不确定性。近期,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BIMCO) 发布了定期租船标准条款,要求船东披露船舶信息,并默认将USTR费用的财务责任转嫁给租船人。
回顾今年4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曾公布了对中国建造船只征收港口费的具体细节。尽管相较于最初提议的对中国建造船只靠港按次征收高达数百万美元的费用,最终方案力度有所缩减,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新规对中国船东的针对性更强。根据最终规则,凡为中国船东所有或由中国船舶经营人运营的船舶,港口费将按每净吨50美元起征,并将在2028年4月逐步升至140美元。而对于非中国籍经营人但使用中国建造船舶的运营方,收费标准相对较低,为每净吨18美元起,或按每个集装箱120美元起,两者择高计算,未来也将分别上调至33美元和250美元。
这一政策公布后,立即在全球航运业界引发了广泛而强烈的批评。世界航运理事会(WSC)明确表示,该政策的合法性存疑,并警告称,这项措施对支撑美国经济运转的大型船舶影响尤为严重,可能会扰乱全球航运市场的正常秩序。
消息人士称,目前披露的这些细节仍有可能进一步变化,这表明美国正在努力推进港口费计划的实施。然而,也有市场人士持不同观点,他们认为港口费存在推迟的可能性,甚至有可能作为仍在谈判的中美贸易协议的一部分被搁置。未来,美国这一加征港口费的计划究竟会如何发展,全球航运业界都在密切关注。